• 全国 [切换]
  • 中国商家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网评:呵护“创客”,就是呵护创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3-08 22:24:25    浏览次数:411    评论:0
    导读

    众多创客脱颖而出,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第一次提到了创客这个网络新词。一个庄重的政治舞台,一

    “众多‘创客’脱颖而出,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第一次提到了“创客”这个网络新词。一个庄重的政治舞台,一份严肃的政府文件,一个方兴未艾的网络人群,所有这些元素加在一起,使得“创客”进入官方语汇,有着更多耐人寻味的深意。

    何谓“创客”?网络新著《创客:新工业革命》中这样描述:他们使用数字工具,在屏幕上设计;他们是互联网一代,所以本能地通过网络分享成果,通过将互联网文化与合作引入制造过程。一言以蔽之,“创客”就是那些有创新想法,并乐于将其付诸实践的人。由于互联网无远弗届的影响力,“创客”往往依托网络想象创新、实现创新,他们是一群“玩”创新的新型人群。

    一个新词之所以能在民间流行,并进入官方话语,正说明它切中了时代发展的脉搏。从国家层面来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需要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从社会层面来看,贫富差距拉大,公平正义诉求高涨,给社会底层更多垂直流动的机会,需要破除体制机制积弊。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客”应运而生,一方面,个体迸发的创新精神,能够汇聚成经济转型升级的巨大动力;另一方面,“创客”空间作为一个开放平台,它天然拒绝权力干预、金钱腐蚀,是一个向所有人开放的智力空间,这恰好给了“草根”实现梦想的机会。

    对待“创客”,政府应该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所谓“有所不为”,就是要管住权力乱伸的手,继续简政放权,为创新活力的野蛮生长提供稳定的市场环境;所谓“有所为”,就是要加大对“创客”的政策支持,在创意商业化、产业化的过程中,政府应该搭桥引线、玉成其事,为中小微企业“输血”,让创意想法成功“孵化”。通过“有所不为”固本培元,通过“有所为”输血补气,才能释放出“创客”蕴含的巨大能量。

    有人说,19世纪是帝国的世纪,20世纪是企业的世纪,21世纪则是个人的世纪。因为在21世纪,互联网为每个人发挥聪明才智搭建起必要的基础设施。呵护“创客”,就是呵护创新,让蕴藏在每个人心中的能量充分涌流,千千万万个市场细胞活跃起来,必将汇聚成发展的巨大动能,一定能够顶住经济下行压力,让中国经济始终充满勃勃生机。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41234.cn/news/show-742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zhongqi@41234.cn。
    0相关评论
     

    唐山工商标识 Copyright © 1998 - 2023  商家网版权所有 客户服务邮箱:zhongqi@41234.cn 商家网
    全国统一客户服务热线:400-9220-888按8百务通 互联网+政企事业一站式服务平台本网站暂时未正式上线,处于调试状态,内容请忽略。

    冀ICP备1500844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