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起,2016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公务员开始正式报名,一年一度的国考再次拉开大幕。《工人日报》记者发现,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国考首次仅面向“体制外人员”招录等特点值得关注。
两条录用渠道泾渭分明
今年国考公告中明确指出:“现役军人、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不能报考。”
这一仅面向“体制外人员”招考的新特点,将是公务员考录工作的一个分水岭,标志着“遴选”和“公考”两大公务员录用渠道从此泾渭分明,体制内的在职公务员和体制外的应届、社会考生在考试中不会再狭路相逢。
“终于不用和基层公务员挤了。”在一家民企工作5年的张典已连续3年报名参加国考,希望回家乡当公务员。但由于所报岗位都“有两年基层工作经验”的要求,而且与基层公务员的竞争往往不具备优势,去年进入面试后她被刷下来。今年的新政策,让她有了自信。
据了解,以往中央机关在招录在职人员中对生源类别不加区分,由于大量考生的取向趋同,导致在职的“千军万马”过“具备基层工作经历”这一“独木桥”,不仅使在职岗位报考通道拥挤不堪,也因为职位的区分度不高、考生与职位匹配不精确而增大了报考失败几率。
从今年起仅通过遴选招录基层机关的在职公务员,使社会考生的通过率空前增大,也使基层公务员明确了什么能考、什么不能考,降低了无效报考率。
在湖北省某县做基层公务员的赵妍岩告诉记者,虽不能再像以前通过国考提升,但更明确了她走遴选提拔的道路,“以后会专心工作,而不是准备公务员考试。”
避免“虹吸效应”对基层机关的影响
体制内人员不参加招考,但可以走遴选的路完成上层流动。根据2013年出台的《公务员公开遴选办法(试行)》,在国考示范下,分别招考的制度安排会向省级以下延伸,“省考”中也会不再招录基层公务员,而是通过遴选来选拔。
之前,如赵妍岩一样,很多基层公务员都想往高层机关和发达地区、中心城市走,这样就造成越需要人的地方越留不住人,这种“虹吸效应”对于基层机关工作开展和地区发展十分不利。
有些基层公务员表示,公开遴选和选调公务员名额太少,而且需要组织推荐。而湖南省一位县级政府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往不少基层岗位公务员“稳不住”,有的刚考进来就开始准备国考。
此次国考锁定基层公务员向上流动渠道,“体制内公务员走遴选,体制外人员走招考,双通道的区分使招考目标人群更明确,有利于引导考生的报考取向更有针对性。基层公务员向上流动只能走遴选通道”。中公教育专家张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这样能避免中央机关和中心城市对基层、艰苦边远地区公务员人才的“虹吸效应”,可使需要人才的地区和单位得到补充,公务员人才在机关层级和区域之间合理分布,避免追求短期个人利益而影响部门工作和地区发展,可以使基层和边远地区公务员队伍结构更加均衡合理。
招录人数创新高无关“离职潮”
按照招考计划,2016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将招录公务员2.7万余名,再创历史新高,较去年增加了5500多人,增幅约25%。
有舆论将国考扩招与所谓的“公务员离职潮”联系在一起。对于这种看法,今年4月,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曾表示,“有的单位确实出现了部分公务员辞去公职的现象,但基本上都属于正常的人员流动。”“从公务员统计数据看,现在没有出现所谓的‘离职潮’。”
有专家分析,这主要因为相关部门公务员到期退休形成的自然减员这两年有所增加;另一方面是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增加了相应编制。
对应届毕业生而言,基层工作经验成为主要“绊脚石”。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系的张同学明年即将硕士毕业,她根据“专业”、“基层工作经验”这两栏进行筛选后,发现她只符合外交部地区业务司等三个职位要求,她有点吃惊,“真没想到自己可选的竟然这么少。”
据统计,今年省级以上党政机关共计划录用2400人左右,仅占招录总人数的不到9%。延续近年来的惯例,除部分特殊职位和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外,全部用于招录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
“超过九成的职位在市以下,省级以上机关几乎全部面向有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从招录岗位设置来看,今年国考依然坚持了重视基层的用人导向。”张成表示。